肖欣,现任湖北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湖北工程学院跨文化交际研究中心成员,湖北省翻译协会会员。2015年毕业于英国约克大学,获对外英语教育(TESOL)硕士学位,目前就读于英国西英格兰大学,攻读教育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二语习得、英语教学法、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CALL)。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学术著作1部,主持并完成教研及科研项目6余项。曾2次获得湖北工程学院优秀班主任,3次获得湖北工程学院教学优秀奖,湖北工程学院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

教育是一场向光而行的征途,而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则是这条路上的引路人。2025年1月24日下午,我们有幸对优秀教育工作者肖欣老师进行了一次专访,聆听她的教育故事与心得感悟。
01深耕教学,匠心育人
Q:肖老师您好,您认为大学班主任在学生大学生活中的作用是什么呢?
A: 大学班主任在学生大学生活中扮演着多重角色。首先是做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引导者”。用习近平总书记的青年观指导教学工作,重视对青年人进行立德树人教育。通过主题班会带领着同学们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和新时代中国国情教育,培养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感,坚定文化自信,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展示好中国形象”。第二,是做学生“拼搏精神”的“影响者”。例如,在学业上,我通过自身的读博深造事例向同学们传递一种积极上进的拼搏精神。通过和各科老师的交流,专业课老师对我们班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学风优良,班级团结。2023年6月的专业英语四级考试,我们班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其中有一名同学获得优秀,4位同学获得良好,12位同学获得合格。学业成绩综合测评0223002141班在学院同年级中也取得骄人的成绩。同学们也在我的鼓励下,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种学科竞赛。在外研社国才杯“理解当代中国”,“田家炳师范生技能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等大赛中取得了多项奖项。第三,是做学生生活关怀中的“知心人”。在日常的班主任工作管理过程中,平和耐心地和每一位学生交流沟通,以一位“知心姐姐”的身份给在外求学的学生们带来家庭般的温暖,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我经常通过课余时间跟学生聊天,在和学生的交流过程中了解他们在学习及生活上的困惑,从他们的角度来帮他们答疑解惑。最后,是做学生职业规划上的“引路者”。班主任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职业发展问题,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能力和价值观,制定职业规划,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准备。

02关爱学生,亦师亦友
Q: 在您看来,理想的大学师生关系应该是怎样的,您平时如何引导和培养这种关系?
A:我觉得最理想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同频。职业特征使然,当老师越久就会习惯性地过多输出,缺乏输入。其实每位学生也是我们教书育人之路的老师。我们也要多倾听学生的声音,怀着对学生的同理心换位思考。在我看来,只有师生同频才能真正的教学相长。

03助力成长,关怀备至
Q: 面对学生的职业规划困惑和迷茫,您一般怎么帮助他们?
A:大学生特别是即将面临毕业的大三、大四的学生,他们对今后的职业规划感到迷茫是比较常见的问题。我一般会从开展职业规划活动、鼓励实践和培养积极心态三个方面来帮助他们。职业规划并不是到大三才开始,我有个习惯。就是在大一学年指导学生撰写自己的英文简历。我称之为“虚拟仿真简历”。我会提供多样的简历模板给大家,每个同学的简历内容也可以是暂时虚构的,例如:专业证书可以填英语专业八级证书。显然大一新生不可能取得这个证书,但是大家可以写上。通过这种方式使大家明白,我们这个专业的就业方向大概是怎样的,意向的及理想的用人单位他们的人才需求是怎样的。然后带着这些落实到每一处的信息将这份“虚拟仿真简历”变成自己大学四年的“学习实践规划书”。引导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和练习,如自我评估、目标设定、行动计划制定等,逐步明确自己的职业方向。第二,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参加实习、社会实践活动或科研项目,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感受不同职业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环境,积累工作经验,明确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职业目标。帮助学生联系实习单位,提供实习信息和推荐机会。第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价值观,让他们明白职业规划是一个不断探索和调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出现困惑和迷茫是正常的,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勇于面对挑战和困难。关注学生在职业规划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对于那些因为职业规划困惑而产生焦虑、压力等情绪的学生,通过身边毕业学姐学长们实际的例子来疏导学生的焦虑情绪。

Q:在解决因生活习惯差异导致的宿舍矛盾时,您有哪些独特的方法和经验?
A:首先是全面的了解,在日常巡查宿舍或与学生交流时,留意宿舍的氛围、物品摆放等情况,观察学生的表情、态度,从侧面了解是否存在因生活习惯差异引发的矛盾迹象。然后是引导沟通,组织宿舍全体成员参与会议,营造轻松、开放的氛围,让学生们能够坦诚地交流各自的生活习惯和需求,鼓励每个人都说出自己的困扰和期望,也认真倾听他人的想法。

Q:在班级凝聚力建设上,您组织过哪些活动,效果如何?
A:我记得我们班的第一次班会是在操场上大家围坐在一起开展的。我带去了零食饮料,小音箱。有的同学带上了吉他,有的同学带上鲜花,有的同学带上小夜灯,氛围感满满。我和同学们一起唱歌,欣赏着同学们带来的舞蹈等精彩节目。那一次班会使第一次离家独立生活初入校园的同学们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

04学无止境,精进不休
Q:为了更好地胜任班主任工作,您平时会通过哪些途径提升自己?
A:积极参加学院组织的班主任培训交流会,系统学习班级管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育法律法规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拓宽自己的教育视野,提升专业素养。除此之外,我也关注了几位优秀的教育领域和心理学领域的博主。例如《非暴力沟通》这本著作的研读会就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虽然它不是专门针对大学生班主任管理工作的,但是人与人的交流和相处都是相通的。通过这些博主们的案例分享,我也学会了更好地和学生有效沟通。
05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Q: 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您采取了哪些措施,如何及时发现并干预学生的心理问题?
A: 配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组织学生参加心理健康课程,系统地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包括心理调适方法、情绪管理技巧、人际交往原则等。同时,建立定期与学生谈心的制度,主动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心理状况。
此次采访,让我们看到了肖欣老师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和无私奉献,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优秀教师的责任与担当。相信在肖欣老师等众多好老师的言传身教下,外国语学院的莘莘学子必将如破土春笋,在知识的滋养中茁壮成长,在语言的舞台上大放异彩,为学院的辉煌添砖加瓦,迈向更加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