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民族
民族是人们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2、什么是宗教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社会历史现象,是人们的一种信仰、一种世界观。宗教不仅仅是一种信仰,还是一种社会实体、一种社会力量,包括宗教行为、宗教活动、宗教活动场所和宗教组织等。宗教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在社会主义社会中还将长期存在。
3、我国有哪些宗教和宗教团体
我国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五大宗教。五大宗教的全国性宗教团体有中国佛教协会、中国道教协会、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中国天主教爱国会、中国天主教主教团、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中国基督教协会等。各宗教团体按照各自的章程选举、产生领导人和领导机构。各地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也相应成立地方各级宗教团体。
4、什么是正常宗教活动
宗教人士和信教群众进行的符合国家宪法、法律、政策,以及自治区宗教事务管理条例、规章的宗教活动,例如诵经、礼拜、祈祷、讲经、封斋等活动。凡是违反这些法律法规、政策的宗教活动,属于非法宗教活动。
5、如何理解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
宗教信仰自由,是指每个公民既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不信教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现在不信教的自由。信教与不信教的公民,在政治上是平等的,都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
6、民族团结政策的内容主要有哪些
一是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
二是维护和促进各民族之间和民族内部的团结;三是各民族人民共同促进国家的发展繁荣。
7、宗教活动必须遵循的原则
(1)遵守国家的宪法和法律法规;(2)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3)遵循权利和义务相一致的原则;
(4)不得妨碍正常的工作、生产、生活秩序,不得损害公民的身心健康,危害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的权利;
(5)不得擅自组织进行跨地区宗教活动;
(6)必须按照历史传统沿袭下来的礼仪和习俗进行;
(7)宗教活动中不得有封建迷信及有害群众身心健康、诈骗钱财等行为。